耀瓷发展的不懈探索者 ——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李竹玲
发布时间:2019-01-11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“身上怀绝技,抟泥作女红,素胎为绢帛,竹笔剔玲珑。”有人这样称赞她。

       “她天生是块制陶的料,她把灵魂融入陶瓷,或者说,她赋予陶瓷作品艺术的灵魂。”有人这样描写她。

      “30多年刀耕不辍,30多年探索不止,在耀瓷发展探索之路上不知疲倦,永不停歇。”行内人这样介绍她。

       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陕西省“特支计划”入选专家、耀州窑李家瓷坊有限公司总经理、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李竹玲。

精益求精 技艺卓然

       李竹玲生长在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陶瓷世家。祖辈皆是久负盛名的制瓷高手。生长于这样一个家庭里,李竹玲耳濡目染了瓷镇的灵韵,身上孕育了陶瓷基因,她对陶瓷的热爱深之入髓。

      有人说,李竹玲的成功源于天赋。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,她的成功不仅仅只是天赋。她刻苦认真,对待陶瓷一丝不苟,她对陶瓷的执着与热爱令大家肃然起敬。

      素坯前拿起刀刻花的李竹玲,总是神采奕奕,不知疲倦。为了提高自己,她从耀州青瓷身上汲取成长的养分,到处寻找散落在田间、地头、荒山、野岭的瓷片,从中琢磨前人刻花的刀法、技巧。为了把握刻花刀法运用的顿挫、急缓、勾挑、翻转、轻重的不同,使作品呈现出曲折、疏密、刚柔、动静等不同的艺术效果,她苦练了一身过硬功夫。
      李竹玲技艺卓然,花卉、草木、昆虫等,皆在她的刀下栩栩如生,颇有情趣。她将情怀与执着融入作品,将热情与热爱注入泥土,把坚韧与坚持塑于作品,她的作品总是别具一格,让人拍手称赞。她制作的艺术陶瓷《大吉大利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2008年第43届国际陶艺展览“和谐奖”特别奖,她的《黑釉剔花画筒》、《青釉天蚕瓶》等几十件作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。

不懈探索 屡获殊荣

      李竹玲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,她在耀瓷发展探索之路上马不停蹄。为了开阔视野,提高自己的艺术综合素养,她先后到陕西科技大学、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装饰图案高级研修班、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学习,用知识武装头脑。 
      李竹玲说,她一直在探索,寻找耀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。她从耀瓷本身出发,不断改进制瓷工艺。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对陶瓷色彩进行了创新。在制作《百鹤偏口瓶》时,李竹玲借用高丽青瓷的镶嵌装饰手法,制作出彩色青瓷,改变了耀州瓷单一的色调,填补了耀州瓷的不足。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,为耀州瓷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辉煌的前景。她创作的新釉“新耀州红”、“粉油白”,为青瓷器添彩,为白釉器着妆,也开辟了耀州瓷装饰艺术的新领域。 

       功夫不负有心人,李竹玲的坚持与努力让她收获颇丰,屡获殊荣。2018年1月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年会暨“第七届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”上荣获2017年度陶瓷行业年度艺术家奖;2018年5月,被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确定入选2018年陕西省“特支计划——区域发展人才”项目;2018年6月被授予“铜川建市60周年100名杰出贡献人物(1958-2018)中文化建设贡献人物获得者之一”……

传授技艺 培养人才

      有人说,李竹玲就是耀州瓷的一张靓丽名片,她就是耀州瓷最好的宣传和推介。

在被问到获得拔尖人才这项荣誉的感想时,李竹玲说,她希望自己不仅仅是耀州瓷的宣传与探索者,她更希望这项荣誉能够实至名归,成为传承技艺与培养人才的推动者,她期待更多的人了解耀瓷、传承耀瓷、创新与发展耀瓷,让耀瓷在更大的舞台绽放光彩。

     李竹玲对陶瓷工作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不曾停止。她参与陕西科技大学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——中国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,为学员传授刻花技艺;为2018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·贵州民族大学“贵州土陶技艺及创新应用研修班”讲授耀州瓷工艺;多次受邀作为评委参加“中国原创·百花奖”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、“青艺杯”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、“中国原创”首届全球文化艺术创意大赛等评审工作,为培养陶瓷领域优秀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版权所有: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 运行维护:铜川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
地址:铜川市新区朝阳路9号  邮编:727031 联系电话 09193580599 联系邮箱:tczzbdjzx@163.com 陕ICP备07009401号


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"铜川党建"微信

陕公网安备 61020402000120号

分享按钮